发布时间: 2020-01-06 17:22:54 来源:
温馨提示:关注更多向前金服信息,请微信搜索“向前金服”微信公众号,点击并关注
业绩比较基准和预期年化收益率,原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,因为资管新规逐渐融合在一起,业绩比较基准包含预期年化收益率。
业绩比较基准这个概念,常用在私募基金业绩报酬,私募基金会制定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,当基金为客户创造的收益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时,基金就会在超出的那部分提取一部分当作业绩报酬。
银行原本是没有业绩比较基准的概念的,只有预期年化收益率;由于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息,不得使用预期收益的说法,从而使用业绩比较基准来代替,某种程度上来说,可以把这类型的业绩比较基准视同于预期年化收益率。
另一方面,各类理财产品开始净值化转型,收费也学习私募基金提取业绩报酬;这类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就不能视同为预期年化收益率,而是像和私募基金一样,只是银行提取业绩管理报酬的收益基准。
理财产品常见的收益率包括:预期年化收益率、七日年化收益率、业绩比较基准、约定年化收益率。表达的意思均不相同。
1、预期年化收益率
银行理财最常用的就是“预期年化收益率”,指的是银行根据产品的历史业绩、投资标的、市场利率、投资前景等因素,综合测算得来的收益率。
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“预期值”,并不一定能够达到,不过过去银行理财一直是“刚性兑付”,所以基本都能达到。
但是随着刚性兑付即将被打破,以后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要彻底退出,转变成净值型的理财产品。
2、7日年化收益率
7日年化收益率是“历史收益率”,指的是过去7天的平均年化收益率,代表过去的、近期的收益率,不代表将来。7日年化收益率是每天变动的,有时候波动还很大。对短期收益率的参考意义比较大,对长期收益率的参考意义不大。
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利率息息相关,比如降息降准了,市场利率就会下降,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会下降。
除了货币基金,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一般也用7日年化收益率。
3、业绩比较基准
业绩比较基准是金融机构根据产品的过往业绩,评估处封闭期的回报率,再换算成年化收益率。业绩比较基准与预期年化收益率比较类似,都是预估值,不确定能达到,但是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。
4、约定年化收益率
现在一些券商理财使用的是“约定年化收益率”,在封闭期内收益率为约定值,不会变,不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,这是一个确定的收益率。
可以看出,上述四种收益率,只有约定年化收益率是确定的,其它三种收益率都是不确定的。
最新理财百科推荐
其他人也看了